
疾病纏身、獨自生活的劉功佳老人
驕陽似火的7月,衡陽師範學院“情牽脫貧攻堅”調研團隊耒陽市第18小組成員來到了位於大和圩鄉進行調研訪問,在走訪期間,那些貧困鄉村孤寡老人的生活剪影被我們的調研成員一一記錄了下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兩戶貧困村孤寡老人的生活。
位於大和圩鄉瑤洞村一組的劉秋娥老人,是村裏的低保戶,如今只身一人生活,由於年事已高,已無法從事其他繁重的農業勞動,雖然自己種植了一點芝麻黃豆等農作物,但生活過的相當的艱苦,她的生活基本上是靠著政府每月發放的一百多元低保金艱難維持著。7月20日,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調研團成員三人來到了劉秋娥老人的家裏,通過村幹部的講解我們得知,目前劉秋娥老人是瑤洞村眾多貧困戶中的一戶人家,孤身一人,自己年老且身有殘疾,而且家裏的房屋已達到』危房標準,不能長久居住,生活相當可憐。一來到老人家裏,我們發現老人正準備吃中飯,老人家中午吃的特別簡單,一碗白稀飯,裏面加了點南瓜。老人家見到我們的到來,顯得格外的熱情,不停地從家裏搬板凳,請我們坐下來聊。與老人的交談我們得知,老人家目前就只有一個人了,老伴在前幾年因病去世,女兒們都已經遠嫁他鄉,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無依無靠。
與劉秋娥老人一樣,大和圩鄉祿田村的劉功佳老人也是一人獨自生活的村中孤寡老ξ 人,劉功佳老人目前已有七十多快八十的高齡了,目前疾病纏身,生活自理起來非常吃力。7月24日,來到劉功佳老人家時,我們的調研成員都吃了一驚,老人家全身上下襤褸不堪,而且面目十分憔悴,老人家前兩天還不小心摔了一跤,臉上都摔傷了,看到老人的樣子,我們的調研成員很是心疼。在與老人的溝通中,我們發現,老人家完全聽不懂我們在說些什麽,村主任告訴我們,老人家年紀大了,已經聽不懂我們說的話了。老人的房屋相當簡陋,一個十幾平米的泥磚瓦房裏,吃住都在一起,擺放相當淩亂,除了一盞電燈,老人的家裏沒有別的用電設備,打開老人家的鍋蓋,除了一點白米,沒有其他的飯菜。村幹部用當地方言與老人艱難的溝通之後,又◣代表村委為老人送上一點生活物資,老人蹣跚著站起來緩緩接過。在離開之際,我們發現老人眼神充滿了感激和愧疚的神情。
其實,在當下貧困農村地區,像劉秋娥、劉功佳這樣貧困村的孤寡老人還有許多,當今時代,解決孤寡老人的生活是一項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養,老有所居,是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全社會都要高度關註並致力於解決農村貧困孤寡老人養老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在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我們不允許一個貧困人口掉隊。”在全國精準扶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的關鍵時期,唯有解決好農村每↓一位貧困孤寡老人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問題,我們才能夠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生命科學與環境學院 李 俊 劉 煜 劉 洲)